南海佛山粘钢加固
粘钢加固法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以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
最早将钢板板直接在混凝土表面进行补强加固是南非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结构教授Fleming和King,1967年他们进行了素混凝梁外粘钢板代替钢筋的试验,开创了粘钢补强加固的先河。在一些试验研究基础上,1983年英国塞菲尔大学成功地用粘钢加固技术加固了一座公路桥,使原来限载量110t的桥通过了500t的载重卡车。我国个采用粘钢加固的工程是于1978年完成的辽阳化纤总厂变电所大楼的承载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创了我国粘钢加固的先例。
粘钢加固适用范围
1、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及受拉构件。
2、使用环境温度不超过5~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及无化学腐蚀的使用条件为限,否则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当构件混凝上强度等级低于Cl5 时,不宜采用本法加固
粘钢加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度和施工措施
1、当梁底预留安装配电管线排列过密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保持电管的位置不变,绘制梁底管线平面图,粘钢时避开电管位置,通过增加钢板的厚度来保证结构粘钢的受力效果。
2、当原梁底下构造柱预留插筋时,将插筋从梁底用电焊割断,并根据构造柱所在的位置,在已粘好钢板的对应部位补粘240×240㎜ 的小钢板。小钢板在粘结前焊好4?12、@500㎜长的U型钢筋头,便于结构面构造柱钢筋上部的连接。
3、在原结构柱上粘结竖向钢板时,原墙压筋与柱子连接的预埋件已经凿出,柱子局部混凝土表面形成凸凹不平,为了保证粘钢牢固、 可靠,将预埋件周边的浮灰清理干净,用净水冲洗湿润,再用1:2水泥砂浆填平压实。待其凝固干燥后,进行粘贴钢板施工,粘贴钢板之前,用-3×120㎜的钢板焊上2?6墙压筋,待已粘钢板胶凝固后在粘墙压筋上的钢板条,并固定加压。保证后砌墙体与柱子之间拉结。
4、当所粘钢板厚度超过6㎜(规范规定一层厚度在6㎜以内),应分两层粘贴,层钢板粘贴完后,待结构胶固化后,再粘贴第二层钢板,保证钢板总厚度为不变。